黃瓜是黃色的,番茄是黑色的,大椒不光顏色五彩繽紛,形狀也很奇特,有種圓形辣椒僅有拇指大小,還有“杯盅”南瓜,形似小飛碟,一個藤上掛五個……這不是傳說,這是我市菜籃子工程實施“三新”后結出的碩果。日前,記者隨全市蔬菜“三新”展示觀摩交流會參會人員走進沙頭、小紀、吳橋三大政府菜籃子基地,看到了許多蔬菜新品種和栽培新技術、新模式。
茄果長在半空,口感超好產量高
黃瓜不僅有綠色的,還有黃色的,而且不是老而黃,是“自然黃”,口感脆嫩爽甜;西紅柿不再僅僅是紅色的,還有黑色的;彩色大椒能當水果吃……“黃品一號小西瓜成熟后,瓜瓤鮮紅可口,瓜皮是金黃色的,連瓜藤都是黃色的。”伴隨著技術人員的現場介紹,觀摩人員不時發出陣陣驚嘆。
西紅柿如果長在半空中,而且根莖不粘泥土,依靠農作物秸稈等營養劑生長,那么會怎樣?記者注意到,這個西紅柿大棚里四季如春,溫濕度據說是最適宜西紅柿生長的;再看腳下,全是雪白的無紡布鋪地,在這樣的“西紅柿田”里走上幾個來回,腳上都不粘泥灰。
“這是立體蔬菜大棚,所種蔬菜都是采用無土栽培方式培養的。”記者在沙頭蔬菜基地一企業投資興建的四季恒溫可調節小氣候大棚內看見,紅迪番茄、奧冠茄子、白鷺黃瓜、墨玉五葉辣椒等蔬菜,讓人目不暇接。
普通菜品用上新技術,品質檔次比傳統種植技術高出好幾倍。
葉菜四季栽,化解“伏缺”難
進入5月,市場上一般很難見到大棵的青菜,可是在江都小紀蔬菜園區,記者居然看到了半斤重一棵的大青菜,細問技術人員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適合高溫季節生長的新品種青菜。
專家介紹說,這種青菜可以一年四季種植,大面積推廣后就可以有效解決葉菜“伏缺”難題,保障菜籃子四季常青。
藥食兩用型蔬菜也開始小規模種植,比如“魚香菜”“羅勒”,在潮州菜中被稱為“金不換”,足見其珍貴;還有葉用甘薯,另一個名字叫“長壽菜”。有研究表明這種薯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其病蟲害甚少,很少使用農藥,比其他葉菜類更抗暴風雨,生長迅速,為良好的夏季葉菜。
引進蔬菜新品種已達100多個
“三新”是指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對蔬菜產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市農委蔬菜處處長、高級農藝師王波告訴記者,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及省農委大力推進市區“菜籃子工程”“省園藝作物標準園創建”等項目,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在我市蔬菜生產上得到廣泛運用。
特別是今年,全市已引進番茄、大椒、黃瓜、茄子、西瓜以及葉菜類等蔬菜新品種100多個,研究推廣綁蔓槍綁蔓、穴盤加電熱溫床育苗、無土栽培、小氣候智能化大棚等新技術、新模式數十項(套),在政府菜籃子基地、規模蔬菜園區進行示范推廣已初現成效。
本報記者周晗